一是推动科技创新。建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,研究制定稷山创新驱动顶层方案,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,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,加快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。鼓励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基层,建立稷山科技创新奖励基金,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,强化专利申请、产权保护,发挥科技对企业发展、产业调整的催化作用。出台扶持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,扎实推进“人人创家业、能人创企业、小企创大业”的“三创”活动。利用“互联网+’,积极发展众创、众包、众扶、众筹等新模式,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,有效汇聚资源,推进经济成长。二是抢抓政策机遇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积极争取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、国务院42号文件及省市相关配套政策红利,发挥产业优势,大力引进关联大项目、好项目,增强后续发展实力和信心。三是建好产业承载区。加快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切实把开发区建设得更好,功能更完善,基础条件更好,软环境更优,服务更到位,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。大力实施“龙腾虎跃”计划,帮扶重点工业企业,把开发区所属西社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省领先的一流产业承载园区。四是深入推进“三个发展计划”。落实“龙腾虎跃”“群星灿烂”“凤还巢”三个发展计划,特别是对精细化工、冶金冶炼两大产业列入全市虎榜的骨干企业建立包联帮扶制度,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,引领带动两大产业做大做强。五是优化营商环境。以放管服效改革为切入点,完善“两随机一公开”制度,为企业提供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,打造“六最”营商环境。
|